油牡丹剛綻放蓓蕾;龍井茶樹伸展出厚厚的葉片;人參娃娃已經從土里探出莖葉,纖柔可愛;香瓜已經完成移植;草莓也不甘寂寞,露出綠中泛紅的小腦袋;至于那些多肉植物、南方蔬菜、藥用植物、苗木更是郁郁蔥蔥……似乎走進了“農博園”,令人賞心悅目。
讓人難以置信的是,這個生態園其實是個太陽能發電站,是2015年東豐縣委縣政府和大陽鎮招商引資的項目,青島昌盛日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,規劃建設的華盛綠能太陽能生態園,包括光伏電站、農業科技大棚、光伏生態小鎮三部分。如今,271棟高效農業大棚已經全部竣工,8棟玻璃溫室大棚對外展示,263棟大棚全部與當地農民簽訂了種養殖協議,其中41棟冬暖棚用于茶葉、花卉、香瓜、蚯蚓的育苗繁育,222棟春棚進行蚯蚓養殖、人參等經濟作物以及果蔬種植。20兆瓦光伏電站已經建成,年發電2400萬度。
記者細數一下,人參棚53個、菊花棚22個、香瓜棚11個、茶葉棚20個、采菊綠化棚11個、園藝花卉棚1個、草莓棚3個、油牡丹棚40個、桔梗棚58個、蚯蚓棚44個。
用這么多的大棚種油牡丹、養蚯蚓,實在太奇特。東豐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憲忠告訴記者,油牡丹是一種原產于我國的多年生小灌木,耐干旱、耐瘠薄、耐高寒,產油率高、油質優,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開發利用價值。油牡丹全身都是寶,花蕊可做花蕊茶,花瓣可做牡丹糕點,根可做中藥材丹皮,牡丹籽可榨食用油。養蚯蚓有三大好處:蚯蚓本身是質優價廉的蛋白飼料,而且蚯蚓糞還是不可多得的飼料添加劑;利用動物糞便和秸稈來養殖蚯蚓,不但豐富了蚯蚓養殖材料,而且是有效的增值手段;蚯蚓日夜不停地在地下活動,使土壤疏松柔軟,水分空氣可更多地滲入土壤中,有利于農作物生長;蚯蚓養殖投資小見效快,原料充足,城市垃圾含有大量的瓜皮果殼菜葉根等有機物都是蚯蚓的好食料?,F在,蚯蚓市場行情很好,對保護環境,發展生態農業都具有發展前景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生態園是一期工程,園區路面已經硬化,非常整潔,給排水等配套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成,園區的各個角落都栽種了花卉、苗木,處處生機勃勃。展示大棚內,鳥語花香,供游人休息的小驛站里,工作人員正在加工采摘下來的龍井茶,茶香四溢。李憲忠說,二期工程即將開工,二期電站裝機容量是40兆瓦,配套建設物流園區和產品加工廠,三期電站裝機容量是40兆瓦,光伏小鎮也隨之推進。目前,園區正在申報三星級旅游景點,游客可以在生態園內品嘗綠色、有機的果蔬,品味香茗,感受現代生態農業的魅力。
這個綜合農業體的建設讓大陽鎮的貧困村民備嘗甜頭。據介紹,公司每年拿出24萬元,向大陽鎮23個村的80戶貧困戶提供每年3000元的效益分紅,分紅期限是20年。公司與大陽村農戶簽訂租地合同,共租用88公頃,租地價格高于周邊500元,達到每畝1500元,而且每5年將租地價格上調100元。在生態園建設發展中,公司招用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150余人到園區打工,高峰時達到500多人,人均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。脫貧走向富裕路,已經不是夢想,大陽鎮村民幸福滿滿。